行状
词语解释
行状[ xíng zhuàng ]
⒈ 即行述。
英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 deceased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履历;事迹。
引《汉书·高帝纪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行状,年纪也。”
《后汉书·李善传》:“时 钟离意 为 瑕丘 令,上书荐 善 行状。”
《晋书·刘弘传》:“臣輒以 勃 为 归乡令,贞 为 信陵令。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曾子之说》:“孔子 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 孔子 未死前自作行状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阿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⒉ 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也称状、行述。
引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由知之,故旧例皆访问於人,又取行状諡议,以为一据。”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洪思 作夫人行状,言卒之日,以所临 忠端公 《孝经》,授其子 棻堂。”
国语辞典
行状[ xíng zhuàng ]
⒈ 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南朝梁·刘勰唐·李翶〈百官行状奏〉:「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也作「行述」。
引《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
近事迹
行状[ xìng zhuàng ]
⒈ 记述死者生平行为的文字。
最近近义词查询:
落落大方的近义词(luò luò dà fāng)
现实的近义词(xiàn shí)
何必的近义词(hé bì)
推进的近义词(tuī jìn)
杀一儆百的近义词(shā yī jǐng bǎi)
会见的近义词(huì jiàn)
独居的近义词(dú jū)
规则的近义词(guī zé)
觉得的近义词(jué de)
协议的近义词(xié yì)
追求的近义词(zhuī qiú)
主干的近义词(zhǔ gàn)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安静的近义词(ān jìng)
奇特的近义词(qí tè)
人民的近义词(rén mín)
梦幻的近义词(mèng huàn)
聊天的近义词(liáo tiān)
效力的近义词(xiào lì)
相交的近义词(xiāng jiāo)
文件的近义词(wén jiàn)
认真的近义词(rèn zhēn)
人力车的近义词(rén lì chē)
宛如的近义词(wǎn rú)
成衣的近义词(chéng y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huì wù会务
- cháng píng yán常平盐
- zhān zhān zì xǐ沾沾自喜
- huà yàn化验
- qīn shēn亲身
- bǐ sài比赛
- ā mù lín阿木林
- juǎn tǔ chóng lái卷土重来
- duō huì ér多会儿
- xuán jí玄及
- yìng zhèng qì硬正气
- shǎo shù少数
- gé mìng jiā革命家
- shī zǐ狮子
- fēn qī分期
- máo róng róng毛茸茸
- zhuó mù斫木
- yǎn liàn演练
- yǎo hé咬合
- wǔ bǎi伍百
- zhǔ rèn主任
- jiào bān轿班
- rén shān rén hǎi人山人海
- zhèng fù正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