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明明知道而不说。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例子《周书·侯植传》:“兄既受人任使,安得知而不言。”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ér bù yán
注音ㄓ ㄦˊ ㄅㄨˋ 一ㄢˊ
感情知而不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无微不至(意思解释)
- 为所欲为(意思解释)
※ 知而不言的意思解释、知而不言是什么意思由组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本位主义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善自为谋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